造成糖尿病的原因及其危險因子  
       
    罹患糖尿病的人往往會背負一連串的指控,例如說,一定是太愛吃了才會得糖尿病、都沒運動難怪會得糖尿病…。這樣長期被"汙名化"的結果,往往讓被診斷出糖尿病的人陷入沮喪。那麼,真的是這樣嗎?

  正常的身體藉由胰臟所分泌的胰島素來調控血糖,透過胰島素的作用讓血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內提供能量,當胰島素的量不夠或是身體對胰島素降血糖的能力反應不佳時,就會產生血糖過高的問題,也就是所謂的糖尿病

  某些病人分泌胰島素的細胞遭到破壞,通常是自體免疫,也就是自己身體製造了自體抗體攻擊自身胰島細胞,當身體沒有了胰島素,無法利用糖分,血糖雖高人卻反而消瘦,嚴重時導致酮酸中毒或生命危險,這類的病人稱做第一型糖尿病,又叫做胰島素依賴型或幼年型,雖然大多發生於青少年或幼童,但成人也可能發生,第一型糖尿病只佔所有糖尿病人的5%左右,由於發生通常很突然,通常與生活習慣無關,極難預防,一經診斷就必須終身注射胰島素,在國內被認定為重大傷病。

  相對地,一般民眾較熟悉的是所謂的第二型糖尿病,佔所有糖尿病九成以上,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除了胰島素分泌量較少外,還有胰島素抗性的問題,也就是身體對胰島素反應不佳,由於罹病早期,並非明顯缺乏胰島素,可以藉由口服降血糖藥來改善胰島素作用或刺激胰島素分泌量,但隨著及病程進展,部分病人也會因為缺乏胰島素需要補充胰島素來控制血糖。估計早在第二型糖尿病發生前十年,血糖代謝異常已經開始醞釀,但是卻沒有明顯症狀,也因此容易遭人輕忽,反過來說,若能找出高危險群,適時的介入控制便可以有效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。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、肥胖、缺乏運動、血脂異常、血糖偏高、代謝症候群、家族血親有糖尿病、婦女在懷孕時有妊娠糖尿病或產下出生體重大於四公斤的嬰兒等等。由於多發生在中老年,常被解讀為"後天造成",然而事實上,第二型糖尿病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,遺傳基因是相當重要的危險因子,然而光是有基因,好比一把上了鏜的槍,但真正扣板機的往往還是長期生活習慣不良所致。近來由於全球肥胖盛行率逐年攀升,第二型糖尿病已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,你我都該重視如何降低危險因子,透過篩檢來找出高危險群或無症狀的病人,早期預防,早期治療。
 
     
   
 
 
 
 
 
 
糖尿病簡介  
第1型糖尿病人的照顧  
糖尿病生活  
糖尿病飲食  
促進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 
糖尿病治療  
糖尿病定期檢查  
糖尿病併發症  
妊娠糖尿病  
2012AASD投稿獎勵補助-心得分享  
糖尿病線上課程  
全台糖尿病統計資訊  
糖尿病相關計劃